小说完整版免费阅读冷冬气候(宜尔斯程颂)_冷冬气候宜尔斯程颂免费小说阅读

《冷冬气候》是难得一见的高质量好文,宜尔斯程颂是作者“莫桥”笔下的关键人物,精彩桥段值得一看:大学生活是每一个莘莘学子梦寐以求的事情,而在不幸家庭中成长的唐棣,又将在大学生涯中遇到怎样一段难以忘怀的人,和刻骨铭心的记忆…...

点击阅读全文

无删减版本的现代言情《冷冬气候》,成功收获了一大批的读者们关注,故事的原创作者叫做莫桥,非常的具有实力,主角宜尔斯程颂。简要概述:这学校周边的治安好吗?”,父亲继续问道。“啊?”,他可能一时也没想到父亲竟然问的是这种问题,怔了一下后赶忙答道:“哦,还好还好。学校有保安,几十公里不远处就有一所公安局。因为是校区,市里也是比较重视学校安全问题的,叔叔大可放心...

冷冬气候

阅读精彩章节

“叔叔,我来帮你们拿。你们跟着我走吧。宿舍楼在后面,不是特别远,但还是有一段距离。”。程颂微笑着上前接过了我手中的行李箱。他看出了我内心的那一点小紧张,拿到箱子后便径直朝着父亲走去。

“小程是吧?”,父亲倒是没想太多。只是一路上,三人都沉默不语的走着的话,这气氛未免也太尴尬了。

“嗯,是的。程颂”。程颂很耐心地回答着。

“哦哈哈,好的。这学校周边的治安好吗?”,父亲继续问道。

“啊?”,他可能一时也没想到父亲竟然问的是这种问题,怔了一下后赶忙答道:“哦,还好还好。学校有保安,几十公里不远处就有一所公安局。因为是校区,市里也是比较重视学校安全问题的,叔叔大可放心。”。

父亲与程颂相视一眼,便不再说话了。父亲转过头环视了学校一圈。

程颂或许察觉到了什么,突然指向篮球场后方,对着我说:“这一栋都是解剖大楼,因为偶尔会有大体老师需要运送,所以会靠近校门。以后你会经常接触的。”。说完程颂转过头看了我一眼。

我顺着他手指的方向望去,映入眼帘的是一栋四合院式的教学楼。“大体老师是什么?”。

我很诧异那个新词汇。因为从未接触过医学这块的知识,所以并不清楚,整个人都还处于一片茫然的状态。

“遗体捐赠者。你学医的话,以后会经常接触的。”。他说的很平静,但语气中又带着一股子敬重。

“哦。”我礼貌回应了一下。然后他又继续向我们介绍别的地方。

解剖大楼前是一个小型的篮球场,大概两三栋居民楼的宽度。场上此时没有打篮球的同学,只有许许多多的移动、电信、联通等通讯商家,他们的招牌上都写着“学生办卡”、“迁网”、“兑换手机”、“抽奖”等等各种学生优惠活动。

父亲见我一直盯着各个小摊子上手机看,忍不住说:“一会儿东西都收拾好了,就带你去办卡买手机,不着急。看看还差点儿什么,再去市区逛一逛。”。

“好。”,我回答的很乖巧。

“你们要去市区吗?我可以送你们过去。”程颂一脸关怀的表情望过来,我和父亲不约而同望向了他。

“不大好吧,挺麻烦你的了。我们待会儿打车去就好了。”父亲推辞了一下。确实,我们一直麻烦人家不太好,本来他不用绕大半个校区带我们去找宿舍楼的。

“没事儿,我正好回家,而且我驾照考过了。虽然还在实习期,但开的还是蛮稳的。”我想他理解了我们的意思,只是以另一种方式缓解了。

“可我们还要给小朋友(我爸经常这么叫我)收拾一下行李,会不会太耽搁你了?”。他稍微推辞了一下。我相信,父亲一定是动心了。他没怎么坐过公交车(因为住在单位住房,上下班就是几腿子的事儿,平时出门也是公务车),也不想花时间等的士。

“没事儿,叔叔。现在刚过十点,我十二点才走。你们收拾一会儿,我待会儿在校门口等你们就好了。”,他依旧礼貌微笑着,但这一次,他的面容变得更加好看了,至少父亲也这么觉得。

“那真是不好意思,麻烦你了!那我们尽快收拾好。”。父亲觉得再推辞,就显得太小家子气了。一位热心肠的孩子想帮忙,他一个大人也不该再计较什么。况且人家都已经说这么明显了,他只是顺路回家!

其实,是因为刚开学,学校迎来了一大批学生与家长。H市有好几个区,学校也不只我们这一个,我们这个校区是一所分校,市区里还另外有几所大学。人来人往间,的士车也不是一出门就会有的。初来乍到的我们没有熟人带路也确实会在出行这一些小事上花费许多时间。父亲和宜大叔晚上五点半的火车票,留给我们的时间其实也并不富裕,这个男孩子愿意帮忙,他心里倒挺感动的。

在一连串交流下,我们三人并肩走在篮球场边沿。篮球场前方是护理学院大楼;左侧有两栋建筑,靠近学校大门的一侧是一栋形似蘑菇状的立体建筑,正前方的牌匾上刻着“图书馆”三个黄铜色大字。在它的旁边是一栋常规的长方体式建筑,上面写着“实验楼”;但不知是整个学院的实验楼,还是某一个系的实验楼。

一路上,程颂都不厌其烦地向我和父亲介绍学校的整个布局。正门进去那个四合院式解剖大楼,其实并不是完全的四合院式,它是由五栋并排的建筑连通围成。各栋建筑独立又相互串联,除了B、C两栋大楼之间预留出了一块很大的空地以外,每一栋的距离都是相等的。

程颂告诉我们,五栋大楼有各自的名字,但学生们私下里都从左往右依次简称它们为ABCDE楼,故而也被称作“字母楼”。A楼是计算机楼,整栋都是。一至五楼是学校专供医学院各系学生考试、教学等用途;六楼则可以称之为商用楼层的,就相当于学校的私立网吧,学生可以凭单独发给的学生卡去上网打游戏、看课件之类的,毕竟少部分学生家里是不给配笔记本电脑的;每一层楼有五间教室。B楼是教学楼,不一样的是每个层楼分布了六间教室。C楼也是教学楼。B、C楼中间栽种着一棵巨大的老槐树,长了有些年份,似乎在它的注目下,引来送往了数不清的学生、家长和老师。显得苍老又壮实。

D楼就是程颂说的解剖楼层。一楼存放着各类标本;二楼、三楼是解剖室;四楼、五楼是化学实验室;六楼据说也是解剖用的,但我们毕业了也没去过。E楼是上生理课、物理课的楼层。一楼实验室,二楼至五楼是教学楼,六楼也是实验室。

整栋楼层的两边都各自有男女卫生间,每一个楼层也都有过道可以通过,整个儿形成一个闭环。A、B,C、D、E楼左边过道之间又分别有几间的办公室,是专供上课的老师们课间休息时用的。

从字母楼出来,往右是一个小亭子,小亭子旁边有一栋楼是临床医学系中心办公楼。有四层,老师们就在这里办公。出了字母楼就是那块小型篮球场。球场左边是一个很大的绿化带,穿过绿化带走过去,有两栋建筑,一栋是六层图书馆,另一栋十二层楼是护理学院的教学楼、实验楼。程颂后来补充,在那两栋楼房下方还有一栋四层楼高的建筑,那是护理学中心办公楼,是宜尔斯她们系的。在它的旁边还有一个独栋,是行政楼。

篮球场正前方护理系后面还有别的系的教学楼,对我来说关系不大,程颂就未刻意介绍。在往里走就到了食堂大厅楼,楼内有水吧,很多文艺舞蹈生都爱去。挨着食堂大楼的就是宿舍楼了,但据说是给老师们用的。再要穿过那教师宿舍楼,就会看见一个大型的橡胶足球场,它的左边立着一栋计算机楼,程颂说舞蹈室也在那儿;但对我来说都是望而不及的。

足球场右边八栋大楼就是我们现在正要去的目的地——学生宿舍楼。左边两排四栋是女生楼,右边两排四栋是男生楼;也就是说,我们现在去的地方是穿越整个校区所在的住宿楼。难怪他说“小蜜蜂们”一时回不来,我们需要人帮忙了。撇去中间各种绿化带、小公园不说,我感觉自己完全是走进了一个迷宫,高中老师们一致吹嘘的大学生活,此刻倒也变得具象了起来。不过,途中我还注意到了一件事,那就是在校园各处,偶尔还可以见一座偶像剧里的那种公用电话亭。

参观完校园风景后,我们终于到达了宿舍楼,我住在靠左第一栋宿舍楼里。一进大门,宿管阿姨就让我登记姓名、电话。但我还没有手机,电话号码暂时没有。本想留下父亲的号码,但为了方便联系到我,最终留下的是程颂的电话号码(父亲留下了宿管阿姨的电话号码,他怕找不到我)。登记程颂的号码实在是因为我暂时忘记了宜尔斯的电话号码。本来写的是父亲的号码,但阿姨说:“我没有你的号码,你父亲要是回家了你不在宿舍那我怎么找你?”。

我没想到现在宿管阿姨都这么尽责吗?我本想着等买了手机再来补上,但阿姨非要留一个同学的。可我谁也不认识,阿姨见我茫然无措,正想通融时,程颂走上前来道:“留我的吧!我俩同班,我比较好找她。”。

此时,我的内心依然紧张不已。脑子里有许多少女奇妙的幻想正在不断地迸发出来。随后宿管阿姨告知我住在六楼,我们乘电梯上去,6-18就是我的寝室了。程颂帮我们把行李送到之后就离开了,毕竟也不能再插手我的事了。

打开那扇白桃木色的木门,四张床靠墙而立,左侧靠门这张床上有一位姑娘正整理着她的被子。看见我进来后,她咧开嘴,举起右手,微笑着摇晃手掌冲我打招呼。她很大方地介绍自己叫丁莎莎。她披着一头中长发,额前的碎发还沾着一两滴汗水;她的母亲在床下的柜子旁整理着她的衣物,她的父亲则坐在课桌旁看手机,似乎正忙着回消息,也没注意我们的到来。

丁莎莎旁边紧挨着的那张床早已铺设完毕,被子叠的整整齐齐,像一个刚出炉的红豆包儿;下面课桌旁一位扎着马尾的女孩子,三七分的斜刘海,也正在玩儿手机。看我进来后就立马放下手机,起身冲我示好。她叫方絮,但我没见到她的父母,大概是都整理好了就回家去了吧。

寝室被打扫得很干净,不知是丁莎莎还是方絮的功劳,我没有多问;因为我得加紧收拾好行李。地上很干净,但床沿上、课桌上还是有不少灰尘,由于我没有带多余的帕子,所以不出所料,父亲果断用了我的洗脸巾......

待到桌子、床架、衣柜什么的都擦拭干净后,父亲很果断娴熟地把我的行李箱打开。他取出被真空包装袋装好的棉絮、床垫,然后铺开,枕套、被套、床单这些东西父亲都亲自帮我弄好后才从床梯爬下来。我将自己的衣服都放进衣柜,然后又将行李箱收起来。站在床下的我就这么眼睁睁看着父亲手脚伶利的为我铺床,那一刻,我的心里突然涌出了一股幸福感,却转瞬即逝。我要长大了,这种机会应该不会再有了吧!

一屋两位室友见状,都各自从不同的地方投来了羡慕的目光。我咧嘴一笑,就将手里的洗漱杯放到洗漱台上,就那么呆呆的享受完了父亲这一系列的爱。

我有三个室友,另一位还没有到,但即便之后同她们一一打过招呼后我也依然记不清她们的名字,总是会叫错人。客气一下之后父亲开始巡视这间寝室,他可能在想着我还缺什么——最重要的热水壶。我们收拾的差不多了,父亲看了看时间,临近十一点半。我们该出发了。

寝室里的人太多。室友和她们的父母亲,还有许多未待处理的行李箱,能驻足的地方就显得太过拥挤。我们很快收好另一个行李箱,并存放好后,我从书包里取出了一个小小的斜挎包,是母亲送我的毕业礼物——一个米白色牛皮斜挎单肩包。我只在里面装上钱包和宿舍阿姨方才给的钥匙,然后跟着父亲下楼了。

楼下父亲和我一起在绿化带的石凳子上坐着休息。他仍旧拿着他的保温杯,保温杯里的茶叶是早上父亲新换的,但经过一上午的浸泡,叶子都舒展开来,嫩绿嫩绿的,在阳光下犹如新发的芽儿!我们俩一边晒着太阳一边等待着宜尔斯。父亲下楼前给宜大叔打过电话,宜尔斯说她已经收拾好了,正准备下楼。

小说《冷冬气候》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点击阅读全文